隨著網絡時代的飛速發展,電子商務產業也開始盛行起來,目前而言,也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重視自己企業與電子商務產業的有效結合,不過,對于傳統企業開展電子商務而言,傳統企業需對自己企業的業務流程進行有效重組,因為電子商務企業結構的扁平化,以及決策的相對集中都要求企業實施業務流程重組,首先在信息流方面借助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實現高效傳遞。億網網絡營銷專業人員表示,決策過程將在信息流的支持下,更快捷高效。
企業的內部管理與外部管理之間關系的調整。在電子商務信息網絡媒體手段下,要求企業內外保持良好的互動能力,也即內部管理、內部流程通過網絡與外部環境之間的一種互動的能力。作為供應者來說可以放大需求者的對象范圍,根據用戶需要,加以特別的設計以至于在你的流水線上面能夠很好的處理這種個性化產品,如何保證原材料供應要求到位,已成為企業商務活動的核心。
實行電子商務,就是根據用戶的需要進行生產。過去的那種大生產方式已經改變,以至于整個企業的庫存在減少,通過電子商務,企業內部出現了柔性生產體系。我們整個企業的流程中,信息的源點是在消費者需求的信息上,整個企業內部的物資采購,物資在生產車間當中的配送,以及組裝線本身的工作秩序,最后送到消費者手中,整個過程如何做到井然有序,對企業是非常大的挑戰。大型企業習慣了大批量生產,而今天個性化的市場占有率的概念變了,信息的流程以及信息的標準考核方向都在改變。
企業業務重組的實例分析
傳統企業成功向互聯網和電子商務轉型最成功的例子是Dell。Dell一開始還只是一家通過電話直銷電腦的公司,盡管也很成功,但當互聯網革命開始之時,其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把握機遇,將自己的全部業務搬到了網上去,并按照互聯網的要求來對自己原有的組織和流程進行梳理,開發了包括銷售、生產、采購、服務全過程的電子商務系統,并充分利用了互聯網手段,為用戶提供個性化定制和配送服務,大大提高了客戶的滿意度,奇跡般地保持了多年50%以上的增長速度,成為當今世界最大的電腦廠商之一,也對其他轉型較慢的競爭對手形成了巨大的威脅和挑戰。
從Dell我們看到,企業在開展了電子商務業務后給企業內部傳統的組織結構帶來很大的沖擊,他打破了企業傳統的職能部門之間所依賴的分工與協作關系。企業的傳統作業方式、信息處理方式和資金調度方式都可能不適應電子商務環境下新的要求。電子商務體系將重新處理企業的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
電子商務下,企業業務流程重組能給企業的市場績效帶來改善和提高,但是結合我國尚未實現工業化,大多數企業管理水平還較低的實際情況,我們一要立足于管理創新,他取決于企業的思想創新和觀念創新。二要同步運用其他先進管理思想和方法,相輔相成,互為作用。三在制定BPR目標時要切實可行,要對具體問題作具體分析。
近日,記者從有關方面獲悉:由國家工商總局牽頭發起的《網絡商品交易及服務監管條例》的立法工作全面啟動,并已列入國務院"二類立法"計劃。這意味著我國首次電子商務監管立法已全面啟動。
據悉,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作為國內唯一的第三方專業電子商務研究機構,受國家工商總局委托,全程參與此次《網絡商品交易及服務監管條例》立法調研與起草工作,并由中心主任曹磊研究員受邀出任立法起草小組副組長。
我國尚無全面的電商監管法律法規
據了解,雖然我國之前也出臺過相關的電子商務法律法規,例如《電子簽名法》、《關于加快電子商務發展的若干意見》、《網絡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行為管理暫行辦法》、《關于促進網絡購物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網絡游戲管理暫行辦法》、《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等,但都是局部的,有些只是部委規章,缺乏可操作性與全面性,我國尚未出臺一部全面的電子商務監管法律法規。
而本次立法明確列入2012年度國務院"二類立法"計劃,涵蓋了電子商務市場中的C2C與B2C網絡零售、O2O網絡團購消費、移動電子商務、虛擬商品交易、B2B網絡貿易、大宗品電子交易、跨境電子商務(海外代購、小額外貿)等諸多細分領域,是我國目前針對電子商務交易監管層面的首次立法,其意義重大,不僅關系到廣大網絡消費者,而且涉及到網絡經營者、服務提供者、交易平臺等市場主體的切身利益。
記者獲悉,本次立法的焦點主要集中在網絡經營者的主體(如淘寶網店)準入與界定、網絡經營者是否征稅、虛擬商品交易規范、跨境網絡交易監管、平臺經營者監管、網絡促銷規范、網絡消費糾紛管轄權等方面。
電子商務發展背后暴露出諸多問題
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日前發布的《2011年度中國電子商務市場數據監測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11年12月,網絡零售市場交易規模突破8000億大關達到8019億元,同比增長56%;中國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2.03億人,同比增長28.5%。
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的同時也暴露、滋生出一系列問題,監測數據顯示,2011全年中國電子商務投訴與維權公共服務平臺共接到全國網購用戶的電子商務投訴近10萬起,其中網絡購物投訴占比最大,為52%。網絡欺詐、虛擬商品交易糾紛、發貨遲緩、訂單取消、貨不對板、售后服務、快遞驗貨、網絡傳銷等成為電子商務用戶投訴的熱點。
此外,近期全國部分購物網站"消費返利"模式涉嫌網絡傳銷與非法集資,其中包括福建百分百商城、溫州百業聯盟、福建萬商網、金華萬家購物網、太平洋直購網等網站均屢屢曝光,據報道涉及資金上百億,數十萬人員牽扯其中。這充分暴露了在網絡購物與網絡傳銷結合產生"變種業態"下的監管空白,急需出臺相應的監管條例更好地規范。
針對此次立法的難度大、涉及面廣等特點,立法起草單位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開通了民意征集網絡通道,各相關網站和網絡消費者可通過在線問卷填寫的形式反饋意見。